今天台北街頭有兩項示威活動,一是以「全國關廠工人連線」為主力的「九二九包圍馬英九」,延續的是社運團體的長期抗議基調;一是自稱「黑衫軍」的「九二九罵英九怒火聯盟」,因不滿馬總統處理王柯關說案而發動遊行。儘管兩路人馬的共同目標都在嗆馬,但因成員及動機不同,雙方無法合流,且彼此因動員競爭而互有質疑。
另一方面,在國民黨以避免衝突為由,宣布將原訂今天舉行的國民黨全代會延期舉行後,曾在洪仲丘案中發動「白衫軍」大規模集結的「一九八五公民行動聯盟」,則聲稱將在國慶日發起「九月政爭、十月圍城」活動,升起「公民旗」向藍綠嗆聲,讓朝野知道台灣有「超越藍綠」的聲音。這又是另一股力量。
先撇開這些示威者的動機與成敗不談,觀察這些民間自發組織的行動訴求,從當年的「紅衫軍」,到最近的「白衫軍」和「黑衫軍」,越來越多活動使用顏色作為區隔,以示有別於藍、綠兩大黨。這個現象,顯示了兩個意義:一、愈來愈多民眾對於台灣的「藍綠對峙」局面感到不滿,並察覺到這是造成台灣停滯沉淪的主因;二、民眾意識到「非藍即綠」不是人民的最佳選擇,且試圖從中開闢出另一條路。
也因此,儘管這些示威行動主要都是針對執政黨而發,但發起民眾和社團都有意識地採用「第三種顏色」,來劃清自己和反對黨的關係,甚至要求他們保持距離,以標舉活動的自主性。值得玩味的是,其間一度還發生「白衫軍」質疑「黑衫軍」的插曲,認為「黑衫軍」將「罵馬」遊行的起點設在仁愛路圓環,是為了「分散」關廠工人連線在國父紀念館集結的人氣,甚至指「黑衫軍」的行動是受到特定「政黨授意」。這些糾葛,除反映了遊行團體彼此間的瑜亮情結,也可看出他們對沾染政黨色彩的戒懼。
一年多來,台灣街頭活動變得更頻繁,抗議主題變得更多元,這一方面反映了政府施政未能周全有效地照顧各角落民眾,使得特定群體的權益受損;另一方面,這也顯示了台灣社會公民意識高漲,一般民眾也能挺身為自己發聲。放在政治的大架構中觀察,如果這些公民行動能夠在保持自主的情況下積極推進,將有助於撐開台灣的政治中間地帶,促使朝野都能遵從社會民意就事論事;如此一來,藍綠政治更能受民意的節制與規範,則台灣的政治文化庶幾有提升之契機。然而,如果這些示威抗爭仍然擺脫不了政黨或派系的幕後支援或操控,公民團體即可能淪為政爭的馬前卒,那麼藍綠則將照舊在政治泥淖中玩烏賊遊戲。
從近期的發展看,我們對台灣社會運動的走向抱持著樂觀又不失審慎的期待。樂觀的是,長期將街頭運動據為專屬戰場的民進黨,在最近幾波行動中似已退居附屬角色,或被要求保持距離;這顯示不少公民或社運團體已取回主導權,不再是民進黨的附庸。其中,「一九八五公民行動聯盟」旗幟鮮明地訴求超越藍綠,甚至重組藍綠兩黨旗幟作為催促政治改革的象徵符號,都是可喜的現象。我們審慎的則是,多數運動團體似乎更熱中於街頭抗議的經營,而未思將行動化為更長期的制度改造;也因此,若干議題僅能停留在個案悲情的印象,卻難以昇華為普遍的社會共識。
事實上,無論議題大小或動員規模如何,從近一年的街頭運動看來,都反映了台灣社會問題面向的變化,已逐漸由統獨及政治層次的爭議,向社會公平、程序正義的議題轉進。也因此,如大埔、文林苑、乃至洪仲丘等案,關係的不過是一人一家之事,也能拉出相當大的張力。但遺憾的是,朝野政黨似乎都仍未意識到這些抗議訴求的質變及象徵意義,仍沿用傳統的趨避法則來因應抗爭,而不知應如何將這些意見納入政黨決策或施政主張。藍綠的顢頇和魯鈍,對照人民在街頭的憤怒和不安,兩者恰成正相關。
蓬勃的街頭,黑衫軍也好,白衫軍也罷,要在藍綠之間撐開更大的中間地帶,才能帶動台灣真正的改革和進步。我們如此提醒,也如此期待。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