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udn文化副刊
udn閱讀藝文:提供文化藝術新聞,包括表演藝術、展覽紀事、聯合副刊等內容,帶給網友澄淨心靈的深沉感動。 
Startup Hiring: How to Hire the Best People

Attract and retain the best people. 7 lectures from top founders and CEO's about how to hire for your startup! Sign up for $19.
From our sponsors
麵條兒
Oct 1st 2013, 19:22


圖/阿力金吉兒
每到夏天,總會吃上幾回涼麵,這種清涼爽口的麵食,讓炎炎夏日苦於做飯的煮婦靠著它便能輕鬆些,而且不管是自己做還是買現成的,都能贏得和諧,不像有些簡餐,順了老的,小的有意見,聽了年輕人的,老的又嘟囔。

吃涼麵的日子,我習慣到菜場的熟食攤買它兩個鹽水雞的雞胸,通常這部位最不討喜,肉層雖厚卻乾澀難嚼,以至熟食攤剩得最多的都是雞胸,像我買鹽水雞就永遠只挑後段的腿部,吃涼麵需要熟雞絲,自己煮嫌麻煩,就挑這種便宜又方便的成品,剝除胸骨、將肉撕成細條便可搞定涼麵必備的這一味,因為肉層變細了,便不覺得乾澀,顯然店家也是樂見有人對這部位青睞,因此價格特別便宜,老闆娘還善意的提醒我可以做雞絲拉皮,我告訴她吃涼麵用,她有點恍然大悟的笑了笑,以後再去買,我們就都互有默契了。

涼麵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煮熟以後用電風扇吹涼,另一種是過水讓它冷卻。我有位朋友他家賣了三十五年的涼麵,就靠著這攤生意把五個孩子養大,所以別小看它的利潤,只是他母親也因為長年吹電風扇的關係,如今年紀大了雙手一直鬧風濕痛。

朋友家的涼麵特別香是拌了蔥油的關係,她說:先用沙拉油把蔥爆得焦焦黃黃的,然後把油瀝出來,放涼了拌進麵條裡,這樣麵條就不會黏在一塊了。過水的涼麵則是用冰水,要先在冰箱裡冰好一鍋冷開水,把煮好的麵條用冰水沖掉外層的粉漿,口感便更俐索。

外頭現成的涼麵大都用油麵,這樣很省事,批回來的油麵直接裝盒,搭上配料就可以賣了,如果用拉麵,煮熟還要吹涼或過水,工序上麻煩些。但比起過水,油麵雖然有鹼味,還是比店家不知會用什麼水過要好些,我習慣用雞蛋拉麵自己下,再照著朋友的方子拌上爆香的蔥油,果然比拌麻油的香氣更溫順些。

涼麵好吃的關鍵在醬料,芝麻醬一定要新鮮才香,放太久已經沉澱了的醬,不但香氣少還帶油耗味,調味用的醬油、麻油、醋、蒜蓉要一樣樣加,慢慢的調,集合香、鹹、酸、辣、麻於其中,讓原本單調的小吃變得口感豐富,其實這種醬料不盡然都是拌麵條,也有些是塊狀或切成寬條的涼粉,把醬料淋在面上,吃的時候再拌勻,口味重的還加辣,吃得滿頭大汗的痛快成為另一種涼快。

相較之下,日式涼麵的視覺最清爽,漂涼的麵條盛在墊有碎冰的竹簍裡,用一小碗加了佐料的湯汁沾著吃,味道溫和,吃相也優雅。東南亞的口味著重酸辣,還加有一些特殊的香料,都是以開胃為主,在胃口較差的大熱天,涼麵兼具的效果,在哪兒都受歡迎。

涼麵除了麵條還要搭配菜碼,卻也可繁可簡,簡單的小黃瓜絲、紅蘿蔔絲、銀芽就打發了,講究的,蔬菜之外,雞絲、燒鴨絲、醬肚絲、醬肉絲、洋洋灑灑可以擺滿一桌,澆頭還有蔥花、蒜末、芫荽、花生末、芝麻醬汁、芥末汁、紅油,辣的、不辣的、嗆的、不嗆的,花樣和口味多著呢。

習慣米食的南方人拿吃麵當主食的比例不高,但是從小家裡因為靠著配給,每個月都能領到些麵粉,於是眷村媽媽們就變著花樣的去做不同的麵食,最陽春的吃法是煮麵疙瘩,把麵粉加水調成糊,然後用湯匙舀到煮開的水裡,再加些青菜、肉絲煮成一大鍋,有時間的就揉成麵糰,然後揪成片狀或扯成丁狀的入鍋煮,那時候我們並不知道北方人管這種造型叫揪麵片兒或貓耳朵,反正煮熟就吃了,每家都有四五個以上的孩子,又都是發育年齡,特會吃,這種麵食雖然賣相不怎麼樣,口味也一般般,但就是能餵飽每張能吃的嘴,虧得有這些配給麵粉,才讓那時候的小孩雖然吃不好卻都能吃飽,而且麵食營養好,只要能吃就沒有營養不良的問題,照樣一個個都長得人高馬大的。

五○年代前後的台灣,還有機會領到美軍或教堂送的奶粉,掺一點在麵粉裡,不管加點鹽和蔥花煎成鹹口味的,還是加點糖煎成甜口味的攤餅都香氣四溢,特別好吃,那香氣總在下鍋加熱時散發,每當氣味飄散,很快便引來聞香而至的自家兄弟姊妹,以致一片剛起鍋的餅一會兒就被分光了,還不時引起些爭吵,就這麼樣的零食,在那年代也是香的,多年之後,偶爾想起那些不成熟的烹調術做成的吃食,更確信少就是好,欠缺才讓人回味的真理。

我的父母都不是擅長做麵食的好手,花樣不如慣吃麵食的北方人多,也不像眷村其他媽媽們會用它來做各種廣式口味和造型的油角、煎堆、蛋饊。他們常常東聽一點、西問一點的回來實驗各種點心,只要他們動手做,廚房就會出現各種奇怪的成品,例如麵皮不夠發的包子、饅頭、硬得像麵棍的油條、不酥也不脆的燒餅,我發現他們還挺愛挑戰高難度的麵食點心,總想靠自己做那些沒有多餘預算買給孩子們嘗的食物,應該是他們一做再做的動力吧。

我們家失敗率最低的麵食是擀麵條,本來,如果拿著配給的麵粉到街上的麵條廠去換,一斤麵粉可以換回六兩裁切整齊的乾麵條,母親覺得不划算,就自己和麵自己擀薄了切成細條,偏偏我們家連擀麵棍也沒有,就用酒瓶代替,有幾次失手,酒瓶匡啷一聲跌落地面,立刻四碎,母親馬上叫大家原地別動,然後由我拿掃帚掃乾淨那些碎片,再換支瓶子繼續擀。這麼克難的工具,那時候好像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因為不常吃麵食的緣故,沒有工具,在當時的環境並不算例外。

我家吃麵條的方式,向來都是所有材料一鍋煮,用一個大鍋,放油爆香蔥段後加水,水開之後放入麵條煮幾滾,接著放青菜、蝦米、偶爾有肉絲;然後調味就算完成了,一大家子吃著那鍋連湯都有點糊的麵條挺習慣的,人多就有這種好處,什麼都好吃,再多都能吃完,一大鍋連湯帶菜的全在內,七個孩子都是這樣吃大的,直到多年之後我做了烹飪這一行,才知道這種煮法叫做搶鍋麵。

 / 圖/阿力金吉兒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pl539 的頭像
    spl539

    2016阿基師年菜食譜大全 , 家常年菜食譜大全 , 素食年菜食譜大全 , 簡易年菜食譜大全 , 年菜食譜 , 年菜食譜做法 , 阿基師年菜食譜 ,

    spl53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