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歐洲央行日前宣布降息1碼至歷史上新低的0.50%,低利率政策有利高收益債市。投信業者指出,5月以來JPMorgan歐洲高收益債指數上漲1.11%,領先其他區域,若歐洲經濟「驚奇指數」觸底反彈,後市可期。
瑞銀投信總經理李哲宏表示,在歐洲債務危機逐步緩解、歐洲央行有意政策作多、義大利擺脫政治僵局的情勢下,全球資金可望流向歐洲高收益債,建議投資人在2013年的投資配置上,也留意歐洲高收益債券基金。
根據Lipper統計,目前在台銷售的境外歐元高收益債基金,只有四檔,今年以來平均報酬率有5.45%,其他短中長期績效也有正報酬。
李哲宏表示,儘管市場依舊有雜音,但歐洲逐漸走出債務危機,加上歐洲銀行業流動性風險逐漸下降,且融資也逐漸朝向鬆綁,除了有效提升歐洲央行的降息效益,傳遞至實體經濟外,也將有利歐洲高收益債表現。
李哲宏認為,歐洲高收益債後市可觀察經濟表現與銀行活動是否好轉。就經濟表現來看,歐洲經濟驚奇指數如有觸底的跡象,即可視為經濟情勢轉佳的指標。
李哲宏指出,歐洲經濟數據不佳,但已處於轉折處,尤其是撙節聲浪,已轉為聚焦成長,都可作為進場歐洲市場的訊號。
就銀行活動來看,歐洲央行雖已降息,但能否實際提振經濟活動,須再觀察銀行業的放款意願。
摩根債券產品策略長劉玲君則表示,歐債極端風險大幅下降,延宕二個多月的義大利政治僵局有解,市場投資氣氛逐漸改善,5月以來JPMorgan歐洲高收益債指數上漲1.11%,領先美國高收益債的0.91%與亞洲高收益債的0.83%。
此外,近期不時干擾市場的非經濟因素,都非來自於歐洲,因而推升歐元兌美元走強,第2季以來升值逾2.6%,也引領歐元計價債券表現相對突出。
劉玲君分析,歐債問題仍有雜音,但不致於擴散成系統性風險,加上歐洲央行與德國推動整合政策支撐,歐元走勢回穩,也驅使追求收益的資金重返歐洲高收益債及新興歐洲債。
不過,劉玲君表示,今年歐洲在落實減赤的撙節措施,恐因政治變數而產生爭議,對歐洲經濟前景宜謹慎看待,企業獲利表現也將不若其他國家來得出色,投資人仍須謹慎因應。
經濟驚奇指數
【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
經濟驚奇指數由花旗編制,衡量各項經濟實際值與市場預期差異加總結果。如果經濟數據實際值超乎預期,是正指數,相反則是負指數。簡單來說,經濟數據優於預期愈多,驚奇指數就愈高。
※基金資料庫查詢》高收益債券基金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Thatcher's Tyrants - The Tanks, The Guns, The Christmas Cards.